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,乘专机抵达北京后受到了中方高规格的热情接待,而之前说与他一起访华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,则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受欢迎。在马克龙表示将和冯德莱恩一同访华后,外界猜测两人会坐同一架飞机来,但现实情况是,冯德莱恩并没有坐上马克龙的专机,而是搭乘一趟民航航班而来,似乎还是红眼航班(半夜起飞,早上落地)。

有多个证据表明冯德莱恩是坐民航来中国的。首先,马克龙是在5日下午抵达北京的,但媒体拍摄的随行人员中并未看见冯德莱恩的身影。

其次非常巧的是,冯德莱恩在乘坐民用航班时还遇到了一名熟人——法国厄尔省省议员马克·安托万·耶米特,后者在推特上讲述了与冯德莱恩偶遇的情形,还晒出了两人的合影。

根据照片的背景推测,两人坐的似乎是红眼航班,而且从耶米特推文发布的时间来看,冯德莱恩大概是在6日凌晨到北京的,这明显与马克龙不是同一时间到的。另外,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在推特上发布的一张照片也可以对此进行佐证,照片的背景是飞机廊桥,说明冯德莱恩乘坐的是商业航班。

除了乘坐民航,还有三个迹象表明冯德莱恩此行并不像马克龙那样受中方欢迎。第一,马克龙是受中方邀请访华的,至于冯德莱恩,中方给出的说法是,这是经过“中欧双方商定后作的决定”,也就是说,冯德莱恩并不是受邀来的,而更像是马克龙访华的“捆绑式”销售,或者说是被美国强行派来“监督”马克龙的。

第二,冯德莱恩抵华后,中方没有任何报道,相比之下,马克龙访华却登上了国内媒体的头版头条,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各种他抵达北京国际机场的视频,甚至连随行的巩俐都有不小的热度。而且马克龙下专机后,走的是红地毯,迎接他的是中方仪仗队,而冯德莱恩连正式接待的红地毯都没有。

第三,在冯德莱恩抵华前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,期待“欧方展现战略自主和政治智慧”。很明显,这话不仅是说给马克龙,更是说给冯德莱恩听的。

我们都知道,冯德莱恩虽然是欧盟委员会主席,但从其所言所行来看,很大程度上是在为美国的利益服务,甚至为了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策略,不惜损害欧盟自己的利益。也正因如此,即便是在欧洲内部,她也被多次质疑为是美国利益的代表,甚至被西方媒体称为“欧洲的美国总统”。不过,虽然因为亲美被欧盟内部的一些人疏远,但作为欧盟的主要负责人之一,冯德莱恩在欧盟内的作用还是能对中欧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
更有意思的是,就冯德莱恩搭民航这件事来说,也反应出了一点,那就是法国人也不待见冯德莱恩,马克龙甚至没让她搭一趟顺风机。马克龙带着冯德莱恩访华,有自己的小心思,也有自己的难处,但绝不是因为待见她:一方面,马克龙希望自己能够有别于去年只身访华的德国总理朔尔茨,希望自己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欧盟的利益。去年11月朔尔茨访华的时候,法国媒体就曾因朔尔茨没带上欧盟的官员一起访华而批评他“独走”“不顾及欧盟的利益”。如今轮到自己访华了,马克龙也不想因为同样的理由而被德国媒体指责。

另一方面,马克龙也不希望被美国视为“过于对华友好”。马克龙虽然一直希望欧盟能够尽可能地摆脱美国的影响,但现在的国际局势,让他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上顾忌美国的压力。以上两点现实原因,让马克龙不得不带上冯德莱恩。

但马克龙也很清楚,中方是不太欢迎这位“欧洲的美国总统”的,因此他也很机智地照顾到了东道主的感受,不让冯德莱恩坐自己的专机,让她搭民航,这样既向中方展示了善意的姿态,也让中方能够更方便地区别接待两人。

另外就是,马克龙这次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商业代表团,重点就是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,想借此来缓解法国“内忧外困”的情况。而冯德莱恩的出发点显然与马克龙不一样,在访华前,冯德莱恩发表了演讲,一边喊着在与中国打交道时要“降低风险”,一边将俄乌冲突与中欧关系挂钩,想让中国站在美国那边支持乌克兰。马克龙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,自然要跟冯德莱恩保持一些距离。

不论是马克龙没有在专机上给她留出一个座位,还是让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以现在这种方式接待她,一切都是源于冯德莱恩自身的问题。当然,冯德莱恩也不是没有机会在后续的行程中得到高规格的礼遇,这依旧取决于她后续的表现。

至于中欧关系,中方已经表明了态度,愿意以这次访问为契机,与欧方一起发挥合作潜力。是要在美国的压力下继续为中欧关系制造阻碍,还是推动中欧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,但凡是个理智的政客,都应该知道怎么选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作者 admin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